2021年,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34起、死亡840人,高处坠落占52.2%,物体打击占15.2%,起重伤害占7.5%,坍塌事故占7.3%,机械伤害占5.9%,教训极其惨痛。

建设工程现场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,施工现场管理痛在材料不合格,痛在现场环境不达标,痛在监管不到位,痛在关键岗位不履职,痛在原料审核不过关,痛在信息不共享,沟通不及时...
解决方案:
01 三大预警体系,项目全过程实时、智能监管
利用OCR文本识别技术,提取合同中违约行为等要素,结合国家规范、企业要求形成项目管理“标准库”,作为预警评价体系。通过预设成本控制点、资源阈值等警戒线,及全过程数据资源分析处理,构建“三大预警体系”,向决策者发出信号,采取预控对策提升项目监管效能。

02多重技术手段,保障项目管理轻量化
运用AI人脸识别、目标检测算法、自动结算算法等技术手段,将复杂的项目管理流程转变为轻量工作流,实现施工现场自动监管,业务协同一体化,数据可视化。

03层层把控,筑牢质量安全防线
“小洞不补大洞吃苦,小事不抓大事遭殃”,本系统通过对人员、进度、资金、验收、质量、安全、资料、合同等环节细节把控,使监管常态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,保障项目施工质量安全。

系统架构:
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利用移动互联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为建设单位、施工企业、监理单位、设计单位、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一揽子施工现场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。从人员、材料、进度、资金、验收、现场质量安全等方面,构建“数据全共享”、“应用全融合”、“业务全覆盖”和“过程全监管”的监管服务新框架,实现工程项目平台化、智慧化、精细化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